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台灣媒體好像發了筆災難財

 

 災難是門好生意

 

2011.03.18

立報

評論

 

編輯室報告:台灣媒體好像發了筆災難財

2011-3-17 22:42 信息來源: 傳播學生鬥陣 作者:簡旭伶
127
加入書籤:Facebook twitter plurk

■簡旭伶
日 本東北地區11日發生芮氏規模9.0的大地震,號稱為日本史上最大規模的地震,同時,地震所引起的海嘯,更使日本東北沿海地區城市災情加劇,官方統計,目 前(17日)死亡人數5,429。此外,靠近震央範圍內的福島核電廠,更發生反應爐氫氣爆炸事件,連帶的其他2、3號反應爐更陷入可能冷卻設備失靈的危機 中,且部分含有輻射線物質的氣體被證實已釋放至空氣中,且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的住民,估計約達160人遭受輻射性物質污染。


▲日本陸上自衛隊直升機於17日從空中朝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反應爐灑水,影象為路透電視(Reuters TV)從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影片中所截取到的畫面。(圖文/路透)

日本大地震的新聞在第一時間被報導出來後,已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而鄰近日本的台灣媒體,當然不會錯過這場災難報導的華麗饗宴,馬拉松式的從事發的第一 天、第二天、第三天全天候鎖定如電影末日情節般的大災難。各家新聞台從不同的報導角度,堆疊足夠輪播、重播的新聞資訊量。

各媒體大打獨家表演秀

 

但 在這看些龐大的新聞資訊量中,仔細回想,我們看到的是海嘯一波又一波襲擊農田、機場、民宅的畫面,在街道上載浮載沉的船隻、被大水沖斷的飛機機翼躺在泥淖 中、一排又一排火燒車,以及電廠爆炸的畫面。再加上節奏急促的配樂與聳動標題,如「殺人海嘯」、「電影日本沉末?巧合、預言」、「2012情節再現」等作為背景,新聞報導頓時不再是報導本身,而像是一場主題、聲光音效俱佳的表演秀,帶領著觀眾屏息以待,下一波更血腥、殘忍的高潮。連續3天,獨家新聞畫面不 停的傳入電視台,打上「獨家」戳記的是一個比一個更清晰、角度更好的海嘯、地震瞬間的畫面,彷彿災難永不止息。


記得2009年年底諠鬧一時 的蘋果動新聞,各方專家都在討論以動畫模擬真實新聞的做法,是否妥切與必要?同時,譴責動新聞將犯罪細節逼真模擬的畫面有違新聞倫理。學者劉昌德曾為文 〈模擬與圍觀他人的痛苦〉來說明若新聞以真實做為最高原則,那動新聞其實並沒有需要受議論的空間。相同的,若新聞媒體以傳遞真實作為風災新聞報導的最高原 則,那麼畫面越清晰、視野越好的天災畫面,的確是多多益善。

越貼近真實 感受越不舒服

但是,情況並非如此,當我們在觀看 越貼近真實的天災殘破的畫面時,那種不舒服的感受,就如同我們在看蘋果動新聞所模擬出的暴力畫面,甚至更具臨場感。如同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旁觀他人痛苦》一書的封皮所寫:「旁觀他人的苦痛究竟是為了謹記教訓,還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邪淫趣味?」

即使台灣新聞媒體團 隊遠赴日本,企圖傳遞更為真實的災區報導,但我們看到的還是充滿台式新聞品味的問話方式:「請問地震發生時,你害不害怕?你是特地在這邊(雷門)來祈福的 嗎?」、「請問地震發生當時,你在做什麼?」或是「地鐵減班,是否會造成很大的不便?」等毫無意義的談話內容。

跑新聞僅為累積資本?

觀察大地震發生後連續3天的台灣新聞,發現總以本土為中心的台灣媒體,沒有比現在更為關心國際新聞了,即使前些日子發生的紐西蘭地震、中東政治風暴,台灣傳媒皆無投入此巨大熱情。雖然不可否認地緣與文化的接近與熟悉感,是日本大地震成為重要新聞的價值判準。但連續3天24小時的報導,對某些電視台而言,甚至 是當日唯一的報導主題,疲勞轟炸著閱聽眾,最後連日本A片女星是否罹難的消息都成為新聞片段。到此來看,不得不懷疑台灣媒體報導的動機。


記 者深入災區,一連串嬉鬧式的問話方式,看起來就像Naomi Klein《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所說的,災難與資本主義的關係,即使書中所闡述的概念是藉由天災或人禍的發生造成社會的變革,朝去管制、私有化的 脈絡前進,使越來越多的公共領域被私人財團給納為所有,意即災難成為少數人發財的利基

若僅拿災難與資本運作的關係來談,台灣媒體在這一波 的新聞報導中,以他國災難做為背景,嬉鬧式的問話,反正事不關己!加上「世界末日」、「核電廠爆炸」、「我要活下去」等新聞框架,包裝、拼貼出具賣點的災難周邊新聞商品,跨越了災難新聞報導應有的分際,消費著閱聽人單純的同理心,與對新聞專業的信賴感。透過炒作,衝高收視率,達到資本的積累,同時,排除了 經濟價值較低、但重要的台灣當地新聞,如:台中市夜店火災後續的責任歸屬問題。

民眾拒絕旁觀痛苦

 

然而,什麼是災難新聞的 報導原則?從台灣多次風災的經驗累積下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曾研擬多項報導守則,內容包括:採訪應以不妨礙救災為原則、傷亡失蹤名單應以公部 門或救難單位發佈訊息為準、提供正確專業的訊息、理性探討發生原因與責任歸屬、避免播出引起觀眾不安畫面、報導喪禮應事前經過家屬同意等。也就是說,在災 難發生時,新聞媒體應負起社會責任,扮演守望環境的角色。

我們期待的災難新聞報導,應該抱持著同理心,影像畫面的取得只是為了加速救災,或提醒民眾防災,而不是搭配戲劇化的配樂與旁白,邀請民眾一起旁觀他人的痛苦。

(傳播學生鬥陣責任編輯)










 非常棒的評論








---

Facebook留言板:

0 條寶貴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