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0)全年主要報紙置入性行銷報導總計高達378則(註明「專輯」或座談會者尚未計算在內),已超過前年(2009)全年165則的兩倍。其中,中國時報最多218則,聯合報居次119則。
這就是台灣的質報。
置入性行銷變本加厲,報紙不守法、缺乏自律 2011.04.28
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新防會)發表的觀察報告指出,台灣主要報紙的政府置入性行銷,已由過去的隱藏式或業配方式,走向「複合型」行銷;即透過政商媒的關係,由民間公司或新聞媒體子公司向政府機關標案或簽約,有如政府的「白手套」般進行媒體置入,花樣層出不窮。
三月各主要報紙的置入性行銷,依序為:中國時報22則(含置入19則、中國3則)、聯合報12則(含置入11則、中國1則)、聯合晚報1則(含中國1則)。總計35則(含中國5則)。
五家主要日晚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及聯合晚報)「未符法規廣告規定」,便達22則,勉強符合法律規定者為24則。
另外,有關「非新聞類型置入者」,例如,聯合報三月的「微知識」32則暫列入「觀察名單」。至於「商業性置入者」,問題多多,現暫時登錄於「烏龍新聞紀實」內,未列入統計。
(聯合報的微知識,這種水準列入觀察名單,新防會真的很客氣)
今年元月26日政府頒布「預算法增訂第六十二條之一條文」施行,其中規定「政府機關編列預算辦理政策宣導,應明確標示其為廣告且揭示辦理或贊助機關、單位名稱,並不得以置入性行銷方式進行」,但媒體泰半未能遵守,仍多以「專輯」、「廣編」、「特輯」或「企劃」為之,亦未按「XXX(機關名稱)付費廣告」 方式刊出。
新防會強調,新聞就是新聞,廣告就是廣告,不容混淆視聽,此為舉世媒體公認的鐵律。在台灣,不少媒體卻欣然接受政府置入,甚至千方百計討好爭取類此的廣告補助,企求生存,反失去媒體人的尊嚴和新聞的核心價值(守望、監督),淪為一種公關行銷。
據新防會初步統計,光是去年(2010)全年主要報紙置入性行銷報導總計高達378則(註明「專輯」或座談會者尚未計算在內),已超過前年(2009)全年165則的兩倍。其中,中國時報最多218則,聯合報居次119則。
新防會說,在三月間,「複合型」的置入性行銷頗受矚目,類此涉及政商媒複雜關係的行銷,泰半由民間公司或媒體子公司向政府機關標案或簽約、承攬的模式。
光是三月間的台北市「莫內畫展」,便由兩家報紙編寫半版達半個月之久,還有花博更是長達半年連續在媒體作大幅露出,堪為例證,凡此已足以影響新聞專業和媒體公信力,也使媒體自律面臨嚴峻挑戰!
法國印象派藝術家莫內(Monet)的特展,是由環球策展股份有限公司與環球印象國際有限公司,和台北市立美術館簽約承攬,展期為三月五日至六月五日。
根據據3月29日的中央社記者許雅筑報導,台北市議員王世堅表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台北市立美術館策展時規避政府採購法;承攬高更(Paul Gauguin)、莫內展覽的環球策展股份有限公司與環球印象國際有限公司,多次贊助北美館相關人員、文化局長謝小韞出國考察,瓜田李下毫不避嫌。
台北市長郝龍斌不但在三月二日當天中國時報台北版刊登「大頭斌報告」(專欄)─「莫內的巴黎與少年的台北」,並在A13版(文化版)以新聞頭題:「莫內花園開箱<睡蓮>柔美曝光」編寫配合。同時在A10版(政治綜合)版下刊登半版廣告。
莫內固是著名的印象派大師,(1840年出生於巴黎),但是否如此值得在媒體密集式,做長篇累積大篇幅編寫報導,便值得商榷;若媒體「文化」版面只「獨鍾」一個外國藝術家,無怪會被國際文壇譏諷台灣為「文化沙漠」。
中時和聯合兩報對莫內特展的編寫篇幅,令人嘆為觀止。中時除了3月5日在A18版(文化新聞)以頭題配合:「莫內花園開了 <睡蓮>令人醉。聯合報亦同時在5日A22版(文化)下圖文報導:「莫內的睡蓮 濃濃東方味」,並在6日A10版(文化)下刊登半版與中時同樣的廣告。
接著,中國時報──
‧3月8日在A10版(文化新聞)圖文報導:「在阿讓特港 莫內享受悠閒生活」、
‧3月9日A11版(文化新聞)下1/4版面報導:「『莫內花園』特展<荷蘭的鬱金香花田>色彩指引方向(展場: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展期2011年3月5日至2011年6月5日)」、
‧3月10日A14版(文化新聞)下1/4版報導:「莫內花園特展:<吉維尼的黃色鳶尾花田>淡紫交織和諧」(莫內花園展地: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展期2011.0305-2011.0605)、
‧3月14日A10版(東京大地震 人性光輝專版)下半版報導「莫內花園特展」一「白楊樹」系列 呈現沉靜美感」、
‧21日A11版(文化新聞)下半版報導:「莫內花園睡蓮從`具象到抽象」。
‧22日A10版(文化新聞)下1/4版報導:「睡蓮池畔 光影互動的瞬間」。(註明展場、展期)、
‧23日A16版(文化新聞)1/4版報導:「親見莫內爺爺真跡 13位來自高雄市仁惠幼稚園大班的小朋友直乎:好漂亮」、
‧24日A10版(文化新聞)下1/4版報導:「睡蓮池 天價般的光采」(註明展場、展期)、
‧25日A13版(文化新聞)下1/4版圖文編寫:「莫內睡蓮 垂柳如淚交織」(註明展場、展期)、
28日A10版(文化新聞)下半版圖文編寫:「莫內造景 紫藤影落瀲灩間」、
‧29日A10版(文化新聞)下1/4版圖文編寫:「莫內睡蓮 倒影交織和諧之美」(註明展場、展期)。
聯合報亦不遑多讓──
‧5日A22版(文化)下先圖文報導:「莫內的睡蓮 濃濃東方味」,
‧6日A10版(文化)下刊登半版與中時同樣的廣告。
‧3月8日則在A5版(話題)下闢半版的新聞編寫:「莫內美麗花園 輕舞光影交響樂」。
‧11日A18版圖文報導:「阿讓特港 莫內的幸福地」、
‧12日A20版(文化)圖文報導:「莫內的『百子蓮』在天際綻放」、
‧15日A7版(話題)下半版圖文報導「塞納河啊!莫內永恆的戀人」、
‧17日A9版(文化)圖文報導「莫內玫瑰 綻放東方畫風」、
‧22日A7版(話題)下半版圖文編寫「睡蓮30年的模特兒」、「在大地上作畫 吉維尼花園 莫內最後作品」等,文註;「莫內花園」將在北美館展至6月5日。」、
‧23日A11版(話題)圖文報導:「13位來自高雄市仁惠幼稚園大班的小朋友看莫內特展與奮」、
‧24日A12版(文化)圖文報導:「睡蓮池 滿溢靈魂能量」
‧30日A12版(文化)圖文編寫:「莫內眼中 不一樣的玫瑰園」等。
另外,市議員徐佳青去年8月30日指陳,聯合報系和旗下子公司民聲文化,已標得2009到2010花博1.1億的行銷預算,不但取得花博的門票代售及行 銷宣傳,聯經出版事業也負責花博的官式紀錄報告;就連聯合報在忠孝東路的大樓,也因配合花博的台北好好看計畫,獲得容積獎勵,能在花博結束後新建為33層 的辦公大樓云云。而不論花博或「莫內特展」,皆能在媒體做密集式的宣傳,表現得「有聲有色」,令人刮目相待。
關於「花博」連續半年在媒體大幅露出,置入宣傳十分驚人,像三月廿三日三家報紙(中時、聯合、自由),都以半版編寫「152萬支寶特瓶蓋的…環保奇蹟 花博流行館 破152萬人國家地理頻道、遠東環生方舟週日首播」、「遠東環生方舟 參觀人次破152萬、偉大工程巡禮 國家地理頻道27日首播」、「國際首映:國家地理頻道首部台灣綠建築紀錄片遠東環生方舟全球3億收視戶看得到 流行館破152萬人次 寶特瓶船壓軸吸晴」。由此可見,「複合型」罪人行銷的威力驚人!
新防會說,目前觀察政府置入性行銷方式,除賴新聞編寫經驗法則判斷外,仍有辨析的方法。大致歸納如下:
一、政媒之間的公關互惠關係,譬如媒體為機關首長做個人形象塑造,或配合編寫施政文宣,爭取好感後,願以官方廣告挹注。
二、版面位置不對稱,即將「非新聞」類型文字,刊登新聞版,如「微知識」之類者,或將「市政新聞」刊登影劇版,或將「深耕百年 青輔會打造黃金就業力」刊登「兩岸新聞」版者,顯得突兀。
三、一面倒式的編寫政府機關文宣(或僅以單一機關首長為主),且無相關談話的平衡報導,諸如經濟部長大談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無相關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或衛生署長鼓吹注射疫苗,無相關不同的科學資訊評估等,不符正統新聞編寫者。
四、政府機關或知名企業個別的炫耀表現,像客委會的諸多活動,有廣告「業配」情形,或中國信託(「中信銀全台義賣單日破千萬元」)、遠東集團(「花博春之旅 遠東環生方舟主播也驚艷」)的形象「廣告」新聞化等,其「宣傳」或「商業」氣息皆濃。
五、政府機關制式化的文宣,明顯為政令宣導性質者,媒體提供平台,譬如「專訪里鄰長」或「都市更新」政策之類,或比較硬性的新聞編寫者。
六、媒體獲得官方廣告,予以「新聞化」,乃創專輯、特輯、企劃、廣編、座談會等名目,以混淆視聽,更足證其為置入性行銷。
新防會強調,這兩年各級政府花錢買新聞的現象充斥,亦相當氾濫,而且有些媒體不僅樂於接受配合,猶變本加厲設法運用公關積極爭取,做為「生存」的藉口, 甚且由民間公司或媒體子公司向政府機關標案或簽約,作「複合型」的置入,完全忽視媒體的「守望、監督」的社會公器職責,顯已動搖台灣媒體的根基。
延伸閱讀:
「心得」或「腥得」?
置入性行銷的部落格超乎想像的多,或者這樣說,你能找到10個敢像本部落格一樣掛保證絕無置入性行銷的「專業﹍﹍[1]部落格」嗎?
神秘的Nikon農藥綠
器材有問題,這是相機公司的問題,但網路上攝影大大與大師會說「那是你不會用XD」,言下大有請你棄暗投明之意。但連接受國外名校學歷、在台著名大學任教的老師都會出現知識瑕疵,那這些未受過完整教育訓練的半路出家攝影老師能教給你什麼知識呢?
你想從他那裡得到什麼明日呢?
====
Facebook留言板:
0 條寶貴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