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義美是靠良心,不是靠實驗室




因為這是倒果為因,義美不是因為實驗室,才躲過這一場場浩劫!
 




今週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v1/content.aspx?a=W20110600961&p=1

專訪義美總經理談食品安全
高志明:我不是靠實驗室躲過塑化風暴


七十七年歷史的義美食品,連續躲過三聚氰胺、瘦肉精與塑化劑等食品汙染事件衝擊,連
馬總統都來參觀義美獨到的食品實驗室,但總經理卻大呼:「不是靠實驗室躲過塑化風暴
!」究竟義美如何為食品安全把關?



上週五,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成了全台灣最忙碌的食品大老!不僅忙著接待總統馬英
九、經濟部長施顏祥與衛生署長邱文達等一批官員,也忙著應付排隊要採訪他的眾家媒體
。大家問他的第一個問題都是:「在台灣食品大廠一個個中箭落馬時,義美為何能躲過這
次震驚全球的塑化風暴?」



把時間推回六月初,正當食品大廠一家家被捲入風暴,義美雖然置身事外,但高志明卻仍
嚴陣以待、緊盯新聞與政論節目,當他看到媒體紛紛傳出「義美斥資六千萬元建置實驗室
,因而躲過三聚氰胺、瘦肉精與塑化風暴!」的新聞之後,心頭反而更加沉重,「因為這
是倒果為因,義美不是因為實驗室,才躲過這一場場浩劫!



上週,曾經是國策顧問的他親筆寫了一封信,對政府提出處理塑化問題的建言,並且指出
義美真正免於「塑化」的原因。沒想到,馬總統一接到信就決定拜訪義美、當面請教,這
也讓一向有話直說的高志明再度成為媒體焦點,成了食品界模範。



躲風波》全靠「兩理念、五原則」



送走總統之後,高志明接受《今週刊》專訪,劈頭仍是一句「義美不是靠實驗室躲過塑化
」,那正確答案是什麼?


「我們靠的是兩個理念、五個原則,七十七年來一直如此!」六十二歲、額前覆著一層白
髮的高志明說,以做餅起家的義美,在他父親、創辦人高騰蛟的時代,就強調兩個經營理
念:「做餅是老實人的行業、是良心的事業!」「勤儉是家本、是國本,更是環保的根本!」所以,根本不可能故意在生產過程中有偷雞摸狗的行為。



這次風暴中,義美更是很有信心地貼出切結書,表明從來沒有添加過「起雲劑」。高志明
表示,內部對於食品添加物的政策一直都是「能不加,就不加!」他甚至在桌上擺著義美
自家烘焙的蛋糕、麵包與發粿,不厭其煩對總統、對媒體解說:「這些蛋糕、麵包,基本
材料就是麵粉、糖、蛋或酵母,根本不需要多餘的添加物就能如此美味,有歷史以來一直
如此!」



至於五個原則,則應用在採購原物料上。第一,看原料來源;第二,看原料價格;第三,
查看客戶名單、看他都跟誰打交道;第四,擁有實驗室的檢驗能力;第五,交貨時用心驗
收。



高志明解釋,一般人都以為原料價格愈低愈好,但義美看的卻是「合理價」。例如多少柳
丁可以搾出一斤的柳丁汁,採購人員應該要很清楚,價格太低反而才有問題;而所謂「實
驗室的檢驗能力」,則像是核彈一樣「備而不用」,主要是嚇阻不肖廠商,告訴他:「你不要搞鬼,我可是有能力檢驗的!」



「我之所以跳出來,是為了幫弱勢的消費者和小型攤商說話,他們才是絕對的受害者!」高志明說,在媒體報導義美實驗室後,他聽到不少小型業者的聲音,他們抱怨沒有能力砸千萬元去建置一間實驗室,覺得自己不可能躲過這種災難。



說策略》塑化劑溯源管理最重要



「所以,我才要向大眾公佈義美的『兩個理念、五個原則』,這都是免費,而且很容易做
到的!」高志明說得急切。話鋒一轉,他也表示事情發生後,政府實在不應該到處帶著媒體去稽核廠商,而且還聯合通路要食品廠提供各種食品的檢驗合格證明。



那天,高志明甚至當面問邱文達:「這張紙可以證明什麼?」表示追討這一紙證明沒有用,因為各地檢驗的標準不一,況且全台灣幾十萬種食品,卻只有二十多家合格的檢驗機構



高志明表示,政府真正要做的事,其實是「溯源管理」!而所謂的溯源管理,並非只是揪出昱伸、賓漢這種黑心廠商,還要去追溯上游的南亞、聯成等塑膠化工業者,到底產出了多少塑化劑、都用在哪些地方了?



高志明說,全台灣大約一年產出四十萬噸塑化劑,全球則產出六百萬噸,這些東西就好像
嗎啡、大麻,只要從源頭控管,就不會流入街頭,當然也不需要事後再去一一檢驗哪些食
品有毒。



坦言在塑化事件爆發之初,感到非常震驚的高志明,看著一家家食品同業陷入塑化風暴,
他雖然不主張現階段就開始追究責任,但對於這些同業處理問題的態度,也自有一番觀察


「消費者和小型攤商絕對是受害者,但食品大廠應不應該以『受害者』自居,我只能說這見仁見智!但某種程度來看,他們說自己是受害者,也是說不過去!」雖不願意正面評論特定食品大廠,但密切注意政論節目的他居然相當認同「宅男領袖」朱學恆的評論,表示某大廠在事情發生後一連刊了好多天廣告、說明做了哪些事,「卻一句道歉也沒有!



「如果你向一家問題廠商買原料買了一、二十年,怎麼可能現在出事了,就說不知情,難
道這麼長的時間,你都沒抽驗過嗎?」高志明表示,「有沒有能力檢驗與判斷原料出問題」,可能會是相關單位釐清業者責任的重點。


談責任》從政府到廠商都有責任


如果就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這類事件是「美國式CEO經營概念所導致的」。他指出,美國式管理強調績效,而且由董事會派任的專業經理人有任期,所以經理人當然選擇去做有利於個人陞遷的事,不太會把資源投注在事業體的永續經營上,而短視近利就容易讓弊端愈滾愈大。



笑稱自己「說話很白」的高志明,即使在總統面前也直言不諱:「這次處理危機,政府橫
向整合不佳!」他把這次食品界的塑化災難定義為「食品汙染事件」,並憂心指出,「會
造成食品汙染的,絕不只塑化劑一種,未爆彈還很多!



「未爆彈還很多?」這句話由鑽研食品科學數十年的食品界大老說來,令人聽了都要起雞
皮疙瘩!高志明說,這次塑化劑汙染事件,可說是三年前三聚氰胺事件的翻版,都是在食
品中添加了工業用料,在事情爆發前,誰會想到要把工業用料納入食品的檢測項目呢?

就連台灣業界少數擁有「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有能力檢測到塑化劑的義美,也是在塑
化劑事件爆發後,才將DEHP等六種常見塑化劑納入例行檢測項目。



而其他存在於食物供應鏈中的汙染物質就更多了。舉凡農藥、動物用藥、抗生素、防腐劑
,甚至是重金屬,都可能汙染食品,如今環境變遷得太劇烈,食品業的挑戰愈來愈嚴峻。
最近,他就打算再砸上千萬元,買一台可以檢測重金屬的儀器。



「買這些儀器、設實驗室很難嗎?其實對大廠來說,一點都不難!但差別就在於出發點不
同!我們設實驗室,是為了替食品安全把關;但多數的實驗室,做實驗是為了瞭解原物料的特性,以降低成本!」高志明舉例,如果加了某些添加物,可以更少的成本增添食品口感、提升終端售價,那廠商就會傾向這麼做。



長期關注環保議題的高志明認為,這次塑化劑風暴,其實也是人類的「共業」,從政府、
廠商到消費者都有責任。他在給馬英九的信中就呼籲,政府應該要從食品安全觀念教育起
,例如塑膠容器遇熱容易溶出塑化劑,消費者平常就可以自備餐具來保護自己。



「我今天貢獻出『兩個理念、五個原則』,就是要告訴大家不用花大錢去買實驗室設備,
可以不花一毛錢就做好原物料控管,希望可以幫幫台灣這塊土地!要不然國際上都誤會台
灣食品業很黑心,真的太令人痛心了!」高志明忍不住再度大聲疾呼。









--

1 則留言:

  1. 義美今天直接跟五隻羊開槓了。

    http://www.imeifoods.com.tw/ (流量太高,今天當了好幾次)

    http://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id=1630906

    義美有沒有考慮搬來台南,直搗統一總部,台南很歡迎。

    回覆刪除